疾病防治

冠心病患者锻炼有讲究

2017年09月03日16:09

    家住虹口的吴阿姨虽然身体有些发福,但却十分喜欢跳广场舞,认为跳广场舞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可减肥,所以每晚都跳,从不间断。入夏以后,患有冠心病的她还是禁不住舞伴的召唤,依然去跳广场舞。上周,汗流浃背的张阿姨就在跳到一半时突然感到四肢酸软无力,心跳得一阵阵发慌,而且气透不过来。张阿姨觉得是太累了,坐在一旁休息,令人意外的是,张阿姨刚刚坐下,突然感到全身发软、眼冒金星,随后晕倒了过去。众人赶紧将张阿姨送到了附近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医生全力及时的抢救,张阿姨才避免了因心脏衰竭可能导致的死亡。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国伟指出,入伏以来,本市不断拉响高温红色警报,即使立秋后也暑热依旧,闷热难耐,使冠心病复发呈上升趋势。因为高温会使血管扩张、肢体血管血流量增加,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导致心肌缺血;另一方面也因天气炎热,人体水分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堵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时心脏不好或者本身就有冠心病的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尽管广场健身舞是一种适合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可行的有氧运动,但一定要以适量适度为原则,根据个体年龄、病情等不同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从安全性角度来说,应限制在低强度运动水平。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天气闷热、湿度较大时应该减少甚至停止户外锻炼。

    周医生提醒冠心病患者,在高温闷热季节进行锻炼和运动,一定要要科学合理,避免不当运动诱发冠心病的发作。在运动时要注意以下事宜——

    1、莫忘运动前热身。运动时,先要进行缓慢的热身运动,不能一下子马上就进行高强度锻炼。因为那样会使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运动一定要从低运动量、短时间开始,让身体慢慢适应炎热的天气。

    2、选择适宜的方式。夏季,冠心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一些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游泳、太极,以及散步、快步走等步行锻炼,这些都是心脏康复运动中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运动类型,没有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不适的患者可以长期坚持。另外,上午与傍晚适当散散步,也是较好的悠闲而自在的运动方式。

    3、选对运动时间。可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较凉爽的时段和地方进行锻炼,切忌不吃早饭就去晨练。因为经过夜间睡眠,早晨人体的血液黏度比较大,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如果再加上空腹锻练,极易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发作。另外,也忌吃饭过饱并在饭后立即进行锻炼,因为许多心脑血管病突发者都是在饱餐后发生的。在室内运动锻炼时,空调温度不能太低,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比较合适。

    4、切不可过量运动。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的值为宜,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标准。提倡持之以恒,切忌过量运动锻炼,否则会诱发病情发作。运动时,中间可多休息几次,注意量力而行。

    5、穿合适运动衣物。天气闷热潮湿时,如果衣着不合适会影响皮肤透气,还可能感觉更热,加大心脏负担。因此,穿衣时应遵循浅色、单层、吸水和宽松原则,优先选择吸汗效果好的棉质衣服,腰带不应过紧。

    6、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时,由于体力消耗较大,流汗也会增加,可及时适量补充喝运动饮料或淡盐水以补充电解质以防脱水。尤其是在锻炼后,不可一下子短时间大量喝水,特别不能喝冰冻饮料或冰水,否则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梗。

    7、最好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这样可以互相照顾,保证安全。运动过程中,如果感觉不适要及时终止运动,千万不要固执地坚持或硬撑。每次运动时一定要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一旦出现不适,除停止运动外,还要及时服药。

    8、运动后要进行放松运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因突然停止运动血液潴留于下肢,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9、洗澡水不可太凉。运动后,洗浴应温水,冷水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为身体大量出汗时,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冲冷水澡,头部血管急剧收缩,可能造成头晕、头痛、眼前发黑,甚至引起颅内出血。冷水还会使心脏血管骤然收缩,血流急剧减少,同时伴随血压波动,诱发心梗。

周医生强调,冠心病患者尤其应该遵守医嘱,坚持服用治疗药物。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提高运动耐受力,为运动健身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本文受访专家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国伟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

关于网站|意见反馈|网上投稿|法律声明

主办: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12320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09084406号-3

技术支持: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