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流感进入高发期 高危人群要当心

2018年12月01日23:1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引起大范围的暴发和流行。流感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一般起病较急,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部分可因并发肺炎发展至重症流感,也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临床上,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无并发症者病,一般在发病3~4天后体温可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一般需要1~2周。

    流感的特点首先是传染性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往往会引起聚集性发病。其次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流感一般会伴有高热(39℃-40℃,甚至超过41℃)、头痛、肌肉酸痛、极度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卡他症状反而较轻。第三,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

    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妊娠期妇女,以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等疾病者,都是流感的高危人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旦患上流感,首先要多休息,多喝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者可给予退热治疗,同时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轻症者可用中医辨证治疗。

    预防流感,关键在于做好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3)保持室内通风,疾病流行期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4)做饭时要生熟分开,猪肉要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7)家中常备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可尽早服药对症治疗;(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9)及时注射流感疫苗;(10)可将酒精作为日常用品消毒。

    呼吸科主任医师   范伏元

摘自大众卫生报(湖南)

关于网站|意见反馈|网上投稿|法律声明

主办: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12320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09084406号-3

技术支持: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