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冬季如何防范诺如病毒?
2018年12月27日20:12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一所小学陆续出现68名学生腹泻呕吐,在送检样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为什么诺如病毒会在短时间内导致这么多学生发病呢?
诺如病毒传播力强,以肠道传播为主。除了通过受污染的水源、饮用水、食物等途径传播外,还可以通过空气(气溶胶)、手或暴露皮肤接触患者污染的物品传播。该病毒致病力强,最少只需十多个诺如病毒粒子即可引起发病。此外,病毒还会发生变异,易造成反复感染。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容易中诺如的招。但由于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关注度高,一旦聚集性发病容易被重视和报道。人感染诺如病毒后起病迅速,通常在24-48小时内即可出现呕吐、腹泻、发热、恶心和腹痛等症状。
但大人和小孩发病表现不同,了解以下早期症状,可帮助您尽早识别诺如感染。
儿童:以呕吐为主,婴幼儿发生脱水时,会有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等表现;
成人:以腹泻为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所幸的是,诺如病毒感染并不难治,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3天左右症状即可消失,重症患者对症治疗亦可康复。而比起治疗,学会如何预防更重要。
发现孩子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家长要这么做
立即带其至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或儿科专科医院就诊;
让孩子居家隔离休息,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出门;
饮食卫生,生熟分开,贝壳类水产品烧熟煮透,多吃新鲜、易消化、含钙高的食品;
饮水卫生,多喝开水,定期清洗饮水机;
注意个人卫生,开窗通风,及时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清除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
托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现病例时应做到
班主任:落实晨检、巡检;课间和中午午休时开窗通风;发现患病学生要及时送卫生保健老师处进行排查。
卫生保健老师:排查发病学生,发现疑似患者,联系家长送医、或陪同学生就诊,就诊前落实暂时隔离措施;指导做好对患病学生呕吐物及排泄物的规范处置;向上级单位和辖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疫情,并及时登录学校因病缺课缺勤报告系统,进行缺课登记报告;开展健康教育。
用“呕吐应急处置包”对发病学生的呕吐物或排泄物进行掩蔽覆盖,并用含氯消毒剂或消毒纸巾进行消毒,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学校管理:
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合格的健康证,对食物进行加工、封装等操作中,应严格准守食品安全相关流程;对食品充分加热,对餐具进行消毒。
加强食堂、制水和保洁人员等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令其就医、居家隔离,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再次检测诺如病毒阴性后方可复工;落实好学校饮水设备、宿舍、多媒体教室等集体活动场所的消毒安全管理。
加强晨检、巡检、缺勤缺课登记报告工作。晨检、巡检时要仔细询问前一天和当天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同一个班级有多个学生发生腹泻、呕吐等症状,立即报告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及监管部门。
发病学生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校复课。
在疫情发生期间,学校应尽量避免举行集体性活动,并向学生、家长、老师等教职工,开展针对诺如病毒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与家长间的风险沟通。
做好日常性消毒工作。
诺如病毒感染重在预防,市民应做到
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正确洗手;
食品充分加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使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巾,清除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并使用家用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对受污染的地面和物件表面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时应使用手套和口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
发生疫情的学校、幼儿园要求安排患儿居家隔离
诺如病毒排毒周期长,受感染的患者在发病前和发病期,均可通过粪便和呕吐物排出大量病毒。而即便症状好转,患者仍可以排出病毒,有时可长达两周左右。
因此,为防止因症状好转的学生、儿童排毒再次引发病毒传播,学校、幼儿园要令患病学生居家隔离,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校返园。
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根据本市监测数据,冬、春两季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而诺如病毒常在幼托机构、学校、老年护理院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如今正冬季高峰,请家长、学校和孩子们共同努力,做好防范工作。
摘自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