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贴士

您知道吗?走路也是一门“技术活”

2018年11月26日11:11

    我们每天都走路,这是我们平时最简便的运动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走路方式都能够取到锻炼的效果,相反有些走路方式还有可能会损伤身体。走路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下面为大家介绍如何走路能够取得最好的锻炼效果。

    走路对身体大有益处

    1、维持好身材。

    每日步行5000步(40分钟完成),可消耗300大卡,每周可减重1-1.5公斤。

    2、增进身体机能,预防慢性疾病。

    3、增进心肺功能、强化双腿肌肉并增加背、膝支撑力,可预防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退化性骨骼肌肉疾病等。此外,健走时配合呼吸的吐纳,能带动全身血氧的循环,可预防老化痴呆与健忘。

    4、控制慢性疾病的好药方。

    5、持续健走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肪并控制血压。

    6、消除压力、帮助睡眠、解除忧郁。

    7、多用双脚,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有助于消除压力、帮助睡眠及缓解忧郁。

    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分钟-60分钟。

    有运动专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需要一个多小时。刚开始锻炼的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最佳。

    走路姿势:脚步正,曲臂摆

    快走时,还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即曲臂摆,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傍晚四五点走路最好,不少老年人习惯早上锻炼,但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傍晚四五点钟会更好,因为早晨锻炼是一个诱导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且早晨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很多地点的空气质量并不好。

    如果选择在晚饭后锻炼,则应在饭后半小时,并将锻炼结束时间控制在睡前两小时,比如晚上10点睡觉,8点就要结束锻炼。因为快走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如果结束运动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过短,容易造成失眠。运动后,应做一些平复情绪的事,如看书、听轻柔音乐等,在情绪稳定后再上床睡觉。

摘自光明网

 

 

关于网站|意见反馈|网上投稿|法律声明

主办: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12320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09084406号-3

技术支持: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