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认识焦虑
2016年08月28日10:08如果我们处于某个情境中开始出汗、心跳加速或头晕,或者觉得自己会丢脸,希望自己尽可能远离这个情境,那么很有可能我们正处于焦虑中。
一个人可以有意识地激发一种情感,或者可以有意地扮演出“焦虑”,但是他不能有意识地“激活”焦虑的感觉。除非他认为有一个危险情形存在,因为焦虑体验是一个非自主反应。
焦虑反应在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从认知角度来说,焦虑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思绪混乱、无法控制思想、缺少客观性等,还存在认知歪曲,甚至导致恐惧。
从情感角度来说,焦虑的个体可能会显得急躁、神经紧张,容易激动、惊恐。
从行为角度来说,焦虑的个体可能会出现紧张性呆滞、逃跑或回避、语言不流利、坐立不安、换气过度等表现。
一旦焦虑反应发生,它就倾向于巩固焦虑本身——我们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支持我们的焦虑。当焦虑反应被解释为严重的生理或心理错乱的信号时,我们又会“唤醒”新的焦虑。
焦虑发生时的躯体反应和心理反应都让人觉得不安,但是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焦虑是人类的一种适应性功能,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人类学会避开不熟悉或危险的 地方,学会积累面对这些困境的经验和能力。焦虑提醒我们在社会环境下的弱点(如怯场)和身体上的危险(如惊恐发作),把我们对其他的忧虑或偏见转移到当前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上。
尽管焦虑对我们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但当它的强度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这时,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来缓解焦虑。既然焦虑的目的是警示我们的弱点、提醒潜在的危险,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焦虑。此时,应该前往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寻求帮助。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