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咳嗽礼仪”

2020年01月24日11:01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于同日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处置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措施中,专门提到了咳嗽的正确姿势。

    这是因为,“咳嗽礼仪”是降低感染和传播冠状病毒风险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非但是个人健康意识的展现,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体现。

    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都要遵守咳嗽礼仪,给自己也是给他人一份健康保证。

    什么是规范的“咳嗽礼仪”呢?

    当你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因为这会让手沾染上病菌,也会将病菌传染给别人。

    如果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的衣袖内测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这个动作可以将喷出的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者衣服上,而这个部位较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

    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同时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离。说话语音不要过大,避免“吐沫横飞”。

摘自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

关于网站|意见反馈|网上投稿|法律声明

主办: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12320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09084406号-3

技术支持: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