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埃博拉患者是如何治疗的

2015年01月17日19:01

    ——探访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治疗中心

    截至当地时间1月10日,在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治疗中心,解放军第二批援塞医疗队共收治留观患者617人,其中已确诊埃博拉患者233人,排除疑似患者227人。
 
  目前有7名确诊埃博拉患者仍在住院治疗,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中方医务人员是如何工作的?记者在治疗中心进行了探访。
 
  病区大改造
 
  当地时间1月9日,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治疗中心迎来了2名老年女性患者,75岁的卡蒂阿祖和60岁的马丽雅玛。她们在留观中心被确诊后,立即被转入治疗病房。
 
  “之前两个月,作为留观中心,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筛查分诊,但不提供系统治疗。现在改造成治疗中心后,留观患者一旦确诊可以立即接受治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金波说。
 
  为此,医疗队对病区进行了重新规划。“留观中心和治疗中心在设计上是不同的。”金波说,留观兼治疗中心需要考虑到未确诊和已确诊患者的需求,一方面,随着目前患者阳性率的降低,许多留观患者的症状都较轻,可以自由活动;另一方面,对确诊患者要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因此,需要对病区进行重新布局,将所有病房划分为2个区,避免患者之间发生直接接触。
 
  金波介绍,目前留观治疗中心有8名医生和近60名中塞双方护士,按照治疗中心60张床位算,基本可以达到国际组织建议的标准。
 
  重在基础治疗
 
  1月10日10时,中塞双方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汇总目前在院患者的数量及病区分布,然后开始共同查房,查房由中方医生杜宁带领。
 
  杜宁说,医疗组会根据患者不适症状的描述以及查体所见等情况判断患者的病情,制订每日的治疗方案,然后交由护理人员进行备药装袋交给每一位患者。如果患者需要输液,液体配制完成后由输液组进行操作。
 
  “由于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我们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相应的基础性治疗,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金波说,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对症治疗,医生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是否能用好这些基础性的药物上。
 
  金波说,在制订治疗方案时,主要是根据体液、体征、皮肤弹性、尿量、体温、血液等指标判断患者的状况。医疗队参照其他出血热病毒的治疗经验,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按照症状的轻重,将患者分为A、B、C 3级,其中A级患者症状较轻,主要以口服药物治疗;B级症状稍重,但身体机能正常,会以口服药物为主,辅以静脉输液;C级症状最重,需要通过快速的静脉输液大量补液。
 
  查房结束后,杜宁告诉记者,卡蒂阿祖和马丽雅玛的病情比较严重,输液是必要的,输液治疗方案包括补充林格氏液1000毫升,静滴头孢菌素、甲硝唑抗菌治疗等,必要时要进行补钾等纠正电解质的治疗。
 
  在救治埃博拉患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法律和风俗不同,在药品使用和管理方面,医疗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刚到塞拉利昂时,医疗队原计划在转型治疗中心后执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但当地法律对中药成分的使用有严格限制。医疗队得知后,立刻暂停中药参与治疗的计划。为尊重塞拉利昂的法律规定,医疗队就需要使用的中药成分以书面形式上报塞方卫生部,等待塞方同意后再开展相应药物治疗。
 
  留观中心的大多数患者都有腹泻症状,小檗碱(黄连素)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药物,口服即能止泻,在我国国内应用广泛。但由于塞拉利昂药品管理法中没有此药物,小檗碱被禁止使用,想要使用它须经过塞国的新药审批程序,而此程序要花费较长时间。为了不影响治疗,经慎重考虑,医疗队用国际通行的氟喹诺酮类药——左氧氟沙星胶囊替代小檗碱。
 
  考验的不仅是技术
 
  输液操作直接接触患者,属于有创操作,是治疗中最危险的步骤之一。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安置静脉留置针,连通输液管这些常规操作都变得很困难。中方护士刘冰说,每次操作完,浑身都被汗水湿透,护目镜里的热气甚至让视线都模糊了。
 
  “在隔着护目镜、面屏以及两层手套的条件下一次成功完成穿刺,这需要医务人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黄顺说:“为了在有效救治埃博拉患者的同时确保自身的安全,我们分组反复进行了留置针穿刺、静脉输液、静脉采血、锐器伤处理等内容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大家熟练掌握每个工作流程与各项操作技能。”
 
  不过,在卡蒂阿祖的病房,意外出现了。看到医护人员准备输液器具时,她突然紧张地摆着双手,驱赶靠近的医护人员。看到卡蒂阿祖情绪激动,中塞医务人员经过简单协商后,决定由塞方护士用当地的土语与老人沟通,说明输液的必要性,再由中方人员示范操作过程。通过真诚的沟通,卡蒂阿祖的情绪逐渐平复,不再抗拒输液治疗。
 
  “对抗埃博拉的确不轻松。”杜宁说,整个治疗过程想要顺利完成,不仅要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更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摘自健康报

关于网站|意见反馈|网上投稿|法律声明

主办: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12320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09084406号-3

技术支持: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