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远离肺结核 学生应加强防范
2015年05月31日10:05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当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被感染者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可能发病。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集体生活环境:一方面,学生之间接触密切,一旦存在结核病传染源,易造成传播流行;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生活紧张、课程多、负担重、压力大,缺乏睡眠和体育锻炼,免疫力较低,属结核病高危易感群体;相当一部分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内分泌不稳定等方面的原因,感染后发病机会也高。学生一旦发病,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损害,需休学接受治疗,学业乃至将来就业也可能受到影响。同时,学生肺结核病的聚集性明显,多为同班或同一宿舍的学生。由于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欠缺,导致患病后不及时就医或故意隐瞒病情。因此,学生必须了解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结核病,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1.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讲座;多关注宣传展板、黑板报,以了解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2.创造良好的教室、宿舍卫生环境,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扫保洁,清除卫生死角。
3.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
4.树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不抽烟、不酗酒;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强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发病机会,远离结核病。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