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糖尿病为什么可怕?
2018年06月25日11:06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点,不痛不痒,没什么了不起。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长期高血糖会使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受损,危害到心、脑、肾、神经系统、眼睛、足等重要器官。
心脑血管病变
这是糖尿病并发症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人的心血管风险较普通人高2~4倍,约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约50%的脑梗由糖尿病发展而来。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积极就诊:发作性头痛、头晕;胸闷憋气、活动后心慌、出汗、胸痛;智力下降、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失语、口角歪斜、偏侧肢体功能障碍。
此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同时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肾病
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在中国约30%的透析病人是由糖尿病人发展而来。
然而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仅有微量蛋白尿)的患者,是有机会控制甚至逆转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合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如缬沙坦、氯沙坦、奥美沙坦等)可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视网膜病变前兆不明显,晚期可出现视网膜出血、视脱落,最终导致失明。糖尿病所致失明已经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人的失明发生率是普通人的25倍。
若患病超过5年以上者,应主动到医院进行视网膜检查;当出现下列症状时也应尽快找医生,以赢得最佳治疗时机:
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视物模糊、有闪光感,看东西出现重影;
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阻;
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
视野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糖尿病神经病变
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内脏神经病变。是影响最广泛、最复杂的并发症,涉及全身各部位,表现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见的为感觉神经病变:
感觉减退,早期病人可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开始感到肢体麻木,似戴手套、袜套样感觉;
感觉异常,肢体出现蚁走感或针刺感,似火烧火烤或刀割,但实际上皮肤完好无损;
感觉消失,对冷、热、痛等刺激毫无知觉。
内脏神经病变多表现为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顽固性、间歇性的腹泻与便秘,以及腹胀、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无法进食。这类并发症一般起病隐匿、病程长,患者常常合并严重的心理负担,给有效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糖尿病足
因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所致,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麻烦的并发症,尤其是有肢端严重感染及坏疽的病人,多需要高位截肢才能保全生命。每年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截肢超过100万例。
糖尿病足早期的症状比较明显,如出现下列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脚趾甲变形、增厚,足部冷凉、浮肿、麻木、疼痛、脚踩棉絮感;
足部破溃经久不愈;
走路时间稍长便会有下肢疼痛等。
看医生的同时,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半小时左右,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每晚睡前用温水(注意不能温度过高,避免足部皮肤烫伤)泡脚,并检查外表有无红肿破溃等异样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
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不恰当减量或中断治疗、饮食不当、胃肠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
患者出现原有的多尿、口渴、多饮症状加剧,血糖波动或升高明显,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疼、腹痛等或脱水症状。一旦高度怀疑,患者须立即去医院诊治。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以上这些,都是血糖控制不佳所导致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一旦发生,常常很难挽回。要想不出现严重并发症,早期、良好的血糖管理就是关键。
因此,一旦发现血糖升高应该尽早就医,定期随访检查,不要等到并发症出现而后悔终生。
摘自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