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糖友”如何摆脱便秘困扰

2018年11月26日11:11

    糖尿病患者一定有这样的感受,血糖越高就感觉越口干,喝水多排尿也多,引起大便干结,长期的高血糖还会引起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导致顽固性便秘和顽固性腹泻交替,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改善便秘的前提是控制血糖。

    便秘是临床较为常见一个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深受便秘困扰,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体质衰退,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饮食减少,水分不足,血糖控制不佳,肠道菌群失调,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便秘的发生率和症状都较重,年龄越增长发生率越高。此外,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率较正常人为高,粪便久宿体内也是肠癌的隐患之一,所以对于便秘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便秘,建议先通过纤维肠镜排除大肠器质性疾病或先天发育异常而引起便秘的可能,并可辅以大便常规、隐血试验等检查。

    中医对便秘认识由来已久,中医防治便秘首先是保持生活规律,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勿过食辛辣厚味、或饮酒过度,饮食亦勿过于精细,宜多食清淡、宽肠之品,如新鲜蔬菜、植物纤维素等,间或亦可稍加粗粮制品;适量运动,经常腹部按摩以疏通气血,保持精神舒畅,避免七情过激;虚弱患者,勿临厕久蹲,以防过度努挣而致虚脱及诱发胸痹、晕厥等症。大便干硬,可用甘油栓等纳入肛中,以利排便,并可指导患者做导引术。

    八段锦中的两个动作(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便秘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当这些措施还不能缓解便秘,还可以口服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便秘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法。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机特点为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停。同时亦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息息相关。有寒、热、虚、实等四个方面。一般通过辨证论治,将便秘分为不同证型,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原则是有泻有补。

    老年糖友顽固性便秘需要注意:

    1.不要过度依赖药物,这样反而容易导致便秘更加不易缓解,长期服用中药泻剂如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虎杖会导致结肠黑变病。

    2.便秘有寒热虚实之分,老年便秘以虚多见,一味用攻下的药物可能损伤正气。

    3.有肠道手术,肠梗阻史或者顽固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如果在使用糖苷酶抑制剂控制血糖需更加注意排便情况,如果便秘加重需酌情调整降糖方案。

    4.肠镜检查不可忽视。

    5.补充膳食纤维别过量:膳食纤维每日25~30 克。要实现这一标准,每日应摄入50克粗粮、50克燕麦片、50克豆制品和500克蔬菜(绿叶菜为主),老年糖友消化功能差,过度增加膳食纤维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及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本文作者为龙华医院内分泌科杨华主任医师)

摘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微信公众号

关于网站|意见反馈|网上投稿|法律声明

主办: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12320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09084406号-3

技术支持: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