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宝宝总是“泪汪汪” 当心新生儿泪囊炎

2018年11月26日11:11

    一些宝宝出生后总是“泪汪汪”,同时还伴有分泌物,千万不要轻易地认为是宝宝“上火”了,很可能是患上了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主要是因为宝宝鼻泪管不通,分泌的眼泪无法进入鼻泪管而直接流下来,表现为泪眼汪汪。一旦眼部细菌感染就会出现眼屎增多,而泪水长期刺激面部皮肤,就会形成湿疹。因此,新生儿泪囊炎可以分为单纯流泪期、炎症期和湿疹期。

    单纯流泪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多给宝宝做做泪囊区加压按摩,通过加压按摩把鼻泪管下端的阻塞的膜给冲开。按摩前,操作者应洗净双手,剪掉指甲。新生儿仰卧位,由另一人固定其头部和四肢,操作者由宝宝的鼻根部泪囊区顺鼻翼向下推挤,注意用力要均匀,否则容易损伤皮肤;如有脓性分泌物挤压出来,可用棉签擦干净,在按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每天可以按摩3~4次,每次按压6~8下。

    如果到了炎症期就需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了。医生一般会建议局部先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天4次,每次1滴,一部分宝宝还可能需要行泪道冲洗术,把泪道里面的脓性分泌物冲出来,进而加压泪道冲洗,把鼻泪管下端的阻塞膜冲开。

    湿疹期是指宝宝面部皮肤由于泪水长期的浸蚀,出现了皮损,这时自愈的可能一般比较小,而且保守治疗的成功几率也不大。这时,医生会建议先行泪道冲洗术3次,如仍不能改善,就会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泪道探通术是眼科最小的手术,局麻下即可完成,且90%以上新生儿泪囊炎可以通过这个手术获得满意的疗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  汤文权

摘自大众卫生报(湖南)

关于网站|意见反馈|网上投稿|法律声明

主办: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12320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09084406号-3

技术支持: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